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财会
| 中国注册会计师

考经分享 考试指南 常见问题 考试报名 每日一练 CPA《审计》 CPA《会计》 CPA《经济法》 CPA《税法》 高频考点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财务成本管理》 通知公告 考试大纲 CPA中心

| AIA
| 会计实务

成本会计 核算会计 会计准则 会计报表 会计培训 会计分录 专家问答 会计基础 中小企业 票据管理 会计入门与出纳实操 会计实务 出纳人员 现金

| 财务经理人

管理会计师 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 政府会计 《公共会计师》 研发会计 财会智能 酒店财务 《财务与会计》 财务管理 高效财务报表阅读 高新企业账务处理 专业问答 国际会计

| 初级会计师

考试报名 考经分享 常见问题 考试指南 每日一练 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法基础 考试大纲 直播动态 会计实务 成绩查询

| 税务实务

考试指南 常见问题 考试动态 考经分享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企业税务筹划 税务稽查风险防范与应对 税务申报 税收政策 汇算清缴 税收实务 税收监管 财税技巧 税务管理师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土地增值税清缴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税务筹划1

| 中级会计师

报名考试 考经分享 常见问题 考试指南 中级会计实务 每日一练 考试大纲 财务管理 试题中心 经济法 直播动态 专业问答 宣传册

| 中国会计智库

《税法一》 《税法二》 中国注会 精准财务报表分析

| CFO成长营

审计实务 企业股权设计 智能审计师 税务风控师 审计项目经理速成特训营 管理实务

| 会计学苑

ICPA IPA 会计学苑 管理会计师 薪税师资讯 大数据与会计

| 时代变革,财务会计如何转型成为管理会计人才?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财会 > 会计学苑 > 管理会计师

随着去年会计师证书被取消,财政部大力推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力争在2020年之前培养3万名管理会计优秀人才。

  
  在财政部新出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

 

  “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一是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二是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三是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

  其中主要针对的是财会专业和财会从业人员,但现在在企业实践工作中,真的是财务部门在做管理会计工作吗?
  
  之前我有一个朋友是在一家民企“成本管理部”做事。主要工作内容是工程结算控制。对几个子公司进行经营标准考核。从预算制定时介入,考核收入、成本、利润的合理性;项目正常经营后,对完成情况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的考核,并制定绩效考核奖惩办法。他的主要问题是,现在公司没有制定过这类考核方案,想问问有什么书可以学习一下,我询问他,这个成本管理部是财务部门下面的一个分支科组吗?他说不是。这个工作应该属于管理会计中的“绩效评价”内容,也就是说,在这家企业,绩效评价这类管理会计的工作不是由财务部负责的。联想起以前做咨询工作时接触的一些企业,诸如这种制定业绩考核指标的事情都是由HR部门或者是类似此例中的非财务部门“战略计划部”负责的。财务部门大概只负责每个月结账后给这些指标的计算提供数据支持。 
 
       除了绩效评价,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是信息化建设。在大部分企业这些信息话的项目比如ERP都是IT部门负责的,财务部只提供用户需求以及参与实施过程中的蓝图设计和用户测试,来配合IT部进行。至于其他的企业整体信息化方案和实施路线规划,基本上财务总监参与的很少。我们可以说财务总监不懂IT,但是负责IT部门的又懂得了多少管理会计的事情呢?

       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成本管理,在产品设计之初由为降低成本所做的价值工程(VE)通常由研发部门或类似“成本工程师”的岗位完成。财务部是不可能懂这些的。还有丰田模式中的准时制造、精益生产、看板、持续改进,这些工作财务部门参与的程度恐怕更低,我即使在系统学习并考过CMA后,关于精益生产也是从生产运营部门的同事那里学习了具体实践措施后才有感性认识的。

  再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热衷讨论的TOC约束理论和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有效产出法(ThroughputCosting),企业实践中有在做吗?有!是财务部门在做吗?No!我在9年前参加CMA培训课程时,当老师讲到TOC和有效产出成本法时,一个同学在一家外资工厂做成本分析,她跟我说“我老听我们公司业务部门的人说throughput,可我一直都没明白这词是什么意思。”很显然,我们近两年才风行探讨的TOC理论和有效产出会计,在9年前该外资工厂已经在实践了,只不过都在业务部门做,成本会计反而不甚了了,那我是不是该假设这外资工厂的业务部门这方面的管理会计知识比财务部门要强?否则这些部门的人不懂又怎么会做?

  觉得管理会计这件事有谁去做,不是让财务部门去把别的部门的事都包揽过来做,相信财务总监也不会这么干,没有几个经理原因给自己没事找事做。所以财政部也好,做管理会计业务的培训机构、教研单位、中介机构、咨询公司也好,都是第三方局外人,他们不会关心企业管理会计的事务是哪个部门做的,只要企业有在学、有在做、做好了就OK了,可如果在企业里工作,就必须受制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部门分工,企业怎么设计组织结构、老板和CEO们成立什么部门、如何给每个部门授权做何种工作,那是人家企业自己的事,这是个组织行为层面的现实问题。不同的企业虽然都有财务部,但是不同企业的财务部所负责的事很可能是不同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中国本土企业的老板和CEO们都不知道管理会计为何物,都认为财务部门只应该记好账、管好钱、避好税,那就难怪这类企业会单独成立什么经营办、经营管理部之类的部门来做一部分管理会计的工作。

  之所以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就是因为管理会计是与管理密切相关的,而管理就涉及企业所有部门的所有业务活动。如果说理论研究层面还可以把管理会计归类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那么在实践层面要复杂得多,记起财务版以前有个讨论帖是管理会计到底是用管理思维做会计还是用会计思维做管理,我觉得就印证了这个问题:管理会计在实践层面到底是财务部运用业务知识做的会计工作,还是业务部门运用会计知识做的管理工作?这其实是见仁见智、没有固定标准的,财务会计肯定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但管理会计在实践层面更具模糊性,与管理密切相关的特性决定了管理会计很多工作都是跨部门的。

 

  我曾经在企业做过几年成本分析这种典型的管理会计工作,但是后来在咨询机构做财务管理咨询后,越来越体会到:在某些专题领域,优秀的管理会计不会出自财务部门。财会同行们还别不服气,本论坛就有阿默这个典型的例子,这姑娘从没在财务部干过,可是就她很多业务帖的内容来看,我认为她在管理会计领域的经验和知识已胜过很多与她同龄的会计专业科班出身的财务人员,这是因为她在生产管理部门做成本管理,而不是在财务部门做成本会计或成本分析。这一点在日本的企业体现得很明显,这也是为什么目标管理、全流程成本管理能在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由于管理会计的“跨学科”性质,在日本曾有过一个对企业管理者的调查:企业认为培养业务部门人员的会计知识容易,还是培养财务部门人员的业务知识容易?结果多数企业选择的是前者。

 

  做为干了多年财务工作的人,我开始也不明白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但阿默、我学习CMA的同学以及我以前在外资企业里的那些采购、生产、质量等部门的同事,他们都很好地说明了原因:以一线业务活动和管理经验为基础、辅以必要的会计知识的业务部门员工,他形成的管理会计实践层面的见解,要多于以会计知识为基础、辅以必要的业务知识的财务部员工,因为他们对管理活动更有感性认识,并且对诸如降本增效等管理目标负直接的责任。

 

  我们总在反省做为财务人员不懂业务知识无法发挥管理会计支持决策的作用,但有没有想过“业财联合”这个事情是双向的,我有时反而觉得:与世界先进企业的非财务部门比,中国企业的老板以及非财务部门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知程度远远不够。

 

  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管理会计:全球经验与中国实践”的研讨会上,两位特邀嘉宾丰田公司的成本企划部总经理小林英幸和大阪市立大学教授冈野浩的演讲都印证了“管理会计不是财务部的事”、“业务人员需要懂财务知识”。小林英幸在丰田就既是产品工程师也是会计师,他介绍“在丰田,除了专业的财务部门,还有来自设计、研发、采购等五六个领域的团队来从事会计工作,这都是管理会计的工作”。我很赞同冈野浩教授的观点:“日本的管理会计强调的不仅仅是会计本身,它融合设计、工程、技术,是一个跨学科、跨部门的概念。”日本企业创造了大量管理会计的先进实践,恐怕与它们强调功能管理、注重跨部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理念有关。

 

  也就是说,管理会计要想在实践层面做好,不能把任何一个管理会计专题(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信息化)看做一系列事务,而应该视为一个项目,项目团队来自包括财务部在内的拥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不同部门,每个项目成员都应该掌握管理会计知识和技术。

 

  别说日本企业,即使在国内管理会计实践做得好的企业也是一样的,海尔的管理会计创新“人单合一”制度已经把损益账户做到每个员工头上了,每个流程、每个岗位的每项工作都会根据客户的评价确认收入和成本,业务部门的人还能不懂自己那张损益表的收入成本项目是怎么计量的?华为有个一千多人的流程管理部门,汇集了运营、财务、营销、供应链等多领域的专家,为各个业务体系做流程再造,并用信息化系统固化实施,这也是管理会计范畴的工作。所以可以总结出,不论中外,凡是管理会计实践搞得好的企业,业务部门参与程度高这点都体现得很明显。

 

  回到我那位朋友求助例子,反映了我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的现象:学过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财务人员不在做管理会计实践工作,在做管理会计实践工作的人员又缺乏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干的是管理会计领域的事。如果我们现在只是大张旗鼓在财会人员中普及培训管理会计知识和能力,但如果这种“做的人不在学,学的人不在做”的现状不改观,这样能在实践层面提高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吗?会不会最后依然停留在理论水平?虽然我们财务人员确实应该加强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加强本企业业务知识的学习,但由于存在组织结构和部门分工造成的很多管理会计相关工作不由财务做这个制约,自己实务中都不在做的事情有多大动力去学?即便学了又能凝结出多少自己的见解?
 

  文章来源:中国会计视野论坛,作者:Michelle_Li。


课程
财会类
税务类
金融类
经管类
认证类
学历类
建工类
健康类
专家
政府专家
财税名家
高校教授
文化传媒
金融科技
金融电子化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生物医药
诺贝尔奖得主
合规法律
科学技术
银行智库
财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
AIA
会计实务
财务经理人
初级会计师
税务实务
中级会计师
中国会计智库
CFO成长营
会计学苑
建工
二级造价工程师
建筑工程资讯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产教融合
建工学苑
一级建造师
安全工程师
消防工程师
造价工程事务所
BIM工程师
经管
转创人力
中级经济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三级人力资源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碳排放管理师
期刊中心
教材参考
军队文职人员
产教融合
劳动关系协调员
初、中级经济考试
企业合规师
初级经济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职业指导师
教育
英语学习考试
专升本
成人高等教育
自考中国
自学考试研究所
普通专升本
小自考中心
高等继续教育学院
中外教育
智库与社会服务
高等职业本科
金融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金融智库
银行从业
转创博学
ICCM
项目
高管培训
国际学历
财经证书
专项课程
企业内训
教育技术产品
高校学科建设服务
教学资源开发
国际合作服务
产业服务
国内院校
海外院校
海外留学
合作院校
观点
政治经济
IT&财务融合
高校教授
文化传媒
金融科技
金融电子化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生物医药
诺贝尔奖
合规法律
科学技术
银行智库
商业产经
医卫
医卫健康
主管药师
保育员
药卫学苑
心理咨询师
家庭照护员
养老护理员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执业药师
育婴师(员)
主管护师
护士执业
医院招聘
IT
网络安全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金融科技师
网络工程师
计算机学苑
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
电子商务平台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信息处理技术员
考研
考研资讯
信息中心
专业硕士
考研公共课
同等学力申硕中心
复试调剂
研究生工作
考研中国
硕士入学考试
考研直播动态
教师
高中教师
考试动态
直播动态
考试报名
教育智库
幼儿教师
小学教师
初中教师
教师中国
教师招聘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普通话测试
教师企业
校长领导力
社工
社会工作者
技能中国
智库与社会服务
初级社会工作者
中级社会工作者
报考动态
社会工作事务所
职称评审
家庭教育指导师
转创网校APP
18318889481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