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老年人谈“胖”色变,就怕“发福”后引起三高,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举个“栗子”,我家邻居刘阿姨身高1.65m,体重55kg,年龄60岁,常年保持苗条身材,是小区远近闻名的广场舞女王。但是疫情期间,小区封闭、人群隔离,广场舞也只能告一段落。而且家人齐聚一堂,每日三餐丰盛至极,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增加了食物的摄入量。疫情缓和后,刘阿姨沮丧地发现,之前引以为傲的广场舞“战衣”尺码全都不合适了,看着“老闺蜜”们一个一个精神抖擞地活跃在小区广场中,焦虑之情溢于言表。于是乎本着“女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的减肥信念,开启了“萝卜白菜保平安”的清汤寡水的“燃脂瘦身”战斗模式。在刘阿姨坚定地执行了一个月的瘦身计划下,终于成功地将体重从60kg减回到了55kg。本以为可以重回广场舞C位,然而事与愿违。刘阿姨在坚持“瘦身”的这一个月期间,经常头晕、失眠、脱发、体乏无力、暴躁易怒、腰腿疼痛。在家人的劝说下,去医院体检,被诊断为营养不良、骨质疏松、老年肌肉衰减症等。刘阿姨很是不解地询问营养科医生:“难道不是有钱难买老来瘦吗?难道不是应该控制体重吗?难道不是要清淡饮食吗?我都做到了啊!为什么会身体愈来愈差呢?”
营养科医生耐心地对刘阿姨解释说:“有钱难买老来瘦的瘦是针对于上了年纪吃得多动得少的养尊处优者而言的。这些人正是应验了《黄帝内经》中对于胖人易生病的一些解释:“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简单来说,胖人易生病是因过食肥甘厚味、久坐少动所致,而“老来瘦”更多是针对这类人所提出的忠告【1】。而刘阿姨之前的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为20,这是介于18.5至23.9正常范围内的数值。即使“发福”后的BMI也是在正常范围内的22这一数值。所以,刘阿姨的体重一直处于正常范围,且一直保持得非常棒!不要过于苛责体重一定保持在某一个数值上,只要正常即可。换句话说,即使是要恢复到原来55kg的体重,也要遵守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吃动平衡的原则来进行膳食搭配和运动锻炼,切不可通过急功近利,盲目素食或断食的方式来追求短期内体重急速下降的短视目标【2】。当体重快速下降时,其实最快速为我们补充能量的是血糖、然后是肌肉里的糖原和蛋白质,分解脂肪并不能那么迅速。所以短期内体重下降的原因,肌肉占了比较大的部分。通过节食的减肥者,身上的肉会变得松松垮垮,就是因为肌肉变少了,脂肪却还保留着。而且,肌肉的多少关系到人体的代谢率。肌肉含量越高,基础代谢就更高。所以肌肉含量高的人,适当吃得多一点也不会变胖。但是通过节食减肥的减肥者,肌肉没了,基础代谢速率下降,稍微吃多一点,脂肪马上就回来了。”【3】
可见相对于简单粗暴的从体重这种单一维度来判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肌肉含量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衡量指标。2016年,肌肉衰减症被正式确认为肌肉相关性疾病,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其诊断代码为ICD-10-CM(M62.84)[4]。据权威资料报道,低体重和营养不良是老年人发生肌肉衰减症的强危险因子。体质指数BMI<26 kg/m2的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发生率显著升高。而90.9%的老年肌肉衰减症患者符合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5]。同时,长期卧床会显著降低肌肉蛋白质合成,使下肢瘦体组织数量和力量下降,并伴随骨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型肌肉衰减症[6]。
如果您近期感到以下5种征兆,请及时就医老年医学科、营养科、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
●体重减轻:肌肉是比较重的身体组成成分,如果肌肉流失,虽然体型看起来没有明显改变,却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如果没有刻意减重,但6个月内体重下降5%,例如70公斤的老人家在6个月内瘦了3.5公斤以上,就要注意。
●平地走路缓慢:因为大腿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走路每秒速度不到0.8公尺,一般30岁左右的健康成年人,走路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1~1.5公尺、每小时大约可以步行4~ 5公里。
●行动不便:从走路缓慢变成连起身都很困难,因为大腿的肌肉无法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必须依靠别人搀扶,或是撑扶手才能起来,而且无法上下楼梯,因为单脚无法支撑。
●手部握力下降:肌肉流失除了下肢无力之外,也会有上肢无力的现象,拿东西的时候变得很难,像是提不动开水壶倒水、罐头打不开、毛巾拧不干等。
●反覆跌倒:连平地走路都会跌倒,而且是无法控制的,1年内连续跌倒2次以上,到这个阶段,肌少症已经比较严重,要注意跌倒之后的照顾跟复健,避免长期卧床之后造成的肌肉二度流失【7】。
目前,肌肉衰减症主要治疗是以营养干预及抗阻锻炼为主的生活方式管理,以及包括激素替代疗法在内的药物治疗[8,9]。应将医学营养管理纳入肌肉衰减症诊疗的全过程[10,12]。营养干预主要涉及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D、 钙、抗氧化剂及n-3脂肪酸等补充[8]。对60岁以上肌肉衰减症社区老年人进行为期3个月以营养和运动为主的生活方式干预,首次证实基于乳清蛋白补充和抗阻训练,可显著降低肌肉衰减症老年患者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并促进胰岛素和脂联素等代谢性激素分泌,进而改善患者肌肉数量和肌肉力量[13-14]。
综上所述,俗话并不都是适用于当下的,俗话也有它产生的经济和文化的历史背景,所以脱离了语境谈语义就难免南辕北辙、舍本逐末了。“老来瘦”≠“老来寿”,胖瘦并不是单纯的体重数量,而是相对于每个人的身高、人体成分构成、基础疾病等来综合判断的指标。不要盲目地追求体重保持在某一个数值上,而是要看是体质指数BMI否处于18.5-23.9的正常范围内。偏瘦或超重的老年人需要通过调整膳食、吃动平衡等正确的措施来进行改善。一旦发现自己近期出现体乏无力、行动困难、反复跌倒等肌肉质量下降的现象,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这是“老年人的正常生理现象”,要及时就医,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抗阻训练的方式来改善肌肉质量,防止出现跌倒、骨折、卧床甚至死亡的不良结局。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151
[2]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1‑35.
[3] 吴良平医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甲乳代谢外科副主任医师 知乎 《为什么不建议体重短期内快速下降》
[4] Anker SD, Morley JE,von Haehling S. Welcome to the ICD‑10 code for sarcopenia[J]. J CachexiaSarcopenia Muscle, 2016, 7(5): 512‑514. DOI: 10.1002/jcsm.12147.
[5] Sánchez‑Rodríguez D, Marco E, Ronquillo‑MorenoN, et al.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and sarcopenia in a post‑acute caregeriatric unit: Applying the new ESPEN definition and EWGSOP criteria[J]. ClinNutr, 2017, 36(5): 1339‑1344. DOI: 10.1016/j. clnu.2016.08.024.
[6] Yeung S, Reijnierse EM,Pham VK, et al. Sarcopeni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falls and fractures inolder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Cachexia SarcopeniaMuscle, 2019, 10(3): 485‑500. DOI: 10.1002/jcsm.12411.
[7] 康复医学书籍《肌少症5大症状,年过30的你该注意!》
[8] Lauretani F, Bautmans I, De Vita F, et al.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older persons with sarcopenia[J]. Aging Male,2014, 17(4): 199‑204. DOI: 10.3109/13685538.2014.958457.
[9] Marzetti E, Calvani R,Tosato M,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as countermeasures to physicalfrailty and sarcopenia[J]. Aging Clin Exp Res, 2017, 29(1): 35‑42. DOI:10.1007/s40520‑016‑0705‑4.
[10]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康复学组, 肌肉衰减综合征专家共识撰写组. 肌肉衰减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草案)[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 36(7): 711‑718. DOI: 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7.07.001.
[11] Cruz‑Jentoft AJ, Baeyens JP, Bauer JM, et al. Sarcopenia: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Report of the European Working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J]. Age Ageing, 2010, 39(4): 412‑423. DOI:10.1093/ageing/afq034.
[12] Cruz‑Jentoft AJ, Bahat G, Bauer J, et al. Sarcopenia: revised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J]. Age Ageing, 2019, 48(1): 16‑31.DOI: 10.1093/ageing/afy169.
[13] Li CW, Yu K, Shyh‑Chang N, et al. Circulating factors associatedwith sarcopenia during ageing and after intensive lifestyle intervention [J]. J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 2019, 10(3): 586‑600. DOI: 10.1002/jcsm.12417.
[14] 于康.肌肉衰减症临床营养管理的现状与进展: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0 年12 月第 14 卷第 6 期 Chin J Health Manage, December 2020,Vol. 14, No. 6
作者:王扬
审稿:刘昕煜 武亦文(北京营养师协会秘书处)
编辑:武亦文
图片设计:孙中倩
© 2019-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转创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55770号-1
Beijing TransVenture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nsulting Co., Ltd.
地址:佛山市金融高新区京华广场
北京市大兴区新源大街25号院恒大未来城7号楼1102室
深圳市福田区华能大厦
深圳市南山区高新科技园南区R2-B栋4楼12室
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新兴路881号
汕头市金平区华坞村七巷三楼
长沙市芙蓉区韶山北路139号文化大厦
欢迎来到本网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稍后再说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