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教师
| 何为好导师:一项基于研究生视角的扎根理论研究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 > 教师中国 > 重庆教师

何为好导师:一项基于研究生视角的扎根理论研究

马建军, 周慧聪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81)

[摘要]导生关系一直是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而有关什么是好导师、如何成为一名好导师的思考是这一问题的关键。为了进一步探寻良好导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路径,我们采用了扎根理论方法来探寻研究生心中好导师标准形成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扎根于资料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研究生对于好导师标准的认识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和变化性,他们依据所处学习阶段和自身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这种认知。当其阶段性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认为这是自己心中的好导师。研究结论较好地回应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并有效延伸了该理论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研究生; 好导师; 阶段; 需求; 扎根理论

自1935年教育部颁布《学位分级细则》和《硕士学位考试细则》以来,我国实施研究生教育已经有八十多年,历经初创、规范发展、恢复和稳步发展、快速发展等四个阶段[1],在学研究生数量也从1949年的629人激增至2020年的314万人[2],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研究生教育方面的主题也逐渐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主要热衷于寻找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制度、结构模式等的异同[3]并加以改造,以更好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本土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家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研究主题集中在导师队伍建设、专业学位建设、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培养与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等五个方面[4]。这五个主题并非孤立地游离于研究生教育的外围,而是通过“目标-实施路径”这一内在逻辑紧密相连。其中目标指向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5];但进一步研究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发展与规模发展未同步提升[6]。于是人们纷纷转向有关质量提升的实施路径探讨。不难发现,这些路径大多并没有脱离反而是紧紧围绕对“导生关系”这一问题的研究,这可能是我国特殊情境下的研究生导师制影响下的一种现实表征。

导生关系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始终,而有关导生关系的集中讨论却是始于本世纪初。受国家当时研究生扩招以及社会转型等宏观政策的影响,导生关系开始出现功利化、压榨和非学术化等现象[7],导生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有学者将当下的导生关系概括为“剥削紧张型”、“疏离松散型”、“雇佣关系型”、“传统师徒型”等几种类型[8]。由此,学界开始积极面对导生矛盾并催生了多种解决路径,最终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认为构建和谐导生关系才是良解。如此一来,人们开始将关注的焦点回归至“导”和“学”关系这一根本问题上,并逐步确认了导师在这一关系中的矛盾主体地位。近年来,个别导生关系问题引发的负面案例在社会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侵蚀了导师的职业形象,亦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人们开始密切关注“好导师”这一主题,例如,有学者通过对优秀导师事迹进行分析,构建了“好导师”的角色类型,发现其对应着“勇于创新”、“责任担当”、“关爱学生”等师德特征[9]。整体上,国内对好导师的探究尚为粗浅,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某一时间切片内的好导师标准进行量化的分析,缺乏富于情境的深入考察;其次,相关的个案研究则一味强调了导师的关键作用,却忽视了研究生在好导师标准构建中的相对主体地位,使得其观察和思考缺少合理的参照系,研究结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理论偏见的风险。因此,我们提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生心中的好导师标准是如何形成的”,并以此为基础分解为三个子问题:

①研究生心中的好导师标准是怎样的?

②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些标准的形成?

③如何看待研究生心中好导师标准及其形成路径?

一、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寻硕士研究生(简称研究生)心中好导师标准的形成路径,主要采用了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1967年,两位社会学家格拉泽(Glaser)和施特劳斯(Strauss)首次探讨了扎根理论的方法,并在其著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发展一个理论包括数据收集、分析和理论构建。当研究者构建理论时,他们对信息进行编码、分类,并将其各部分联系起来,以形成逻辑图或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10]。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原因在于:它对当事人看问题的视角十分重视,能帮助研究者从研究生的立场出发考察好导师标准的形成路径;其次,扎根理论着重从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11],这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受访者对好导师标准认识的真实想法,进而建构出有效解释这一认识的理论;最后,施特劳斯和科宾也曾指明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前提,即:与我们所研究现象有关的一些概念没有完全被标明厘清出来,即使有些概念被厘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还没有完全被了解,或在概念发展上也尚未臻于成熟[12]。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与好导师标准形成和发展路径有关的概念的确尚未被充分发掘出来,且相关的概念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共同推动研究生形成对好导师标准的认识,这一点也还远没有被人们所了解和熟知,这也是我们选用扎根理论来开展探究的一个原因。

2.资料收集方式

我们对19位研究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专业、学业阶段,有的甚至已经毕业;同时,出于理论发展的需要,还补充访谈了2位博士。Z同学是第一位受访者。我们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了访谈前的沟通,与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约定了访谈时间和地点,并就隐私等伦理问题达成了共识。访谈中,她需要回忆自己从考研成功到接受访谈期间发生的、与导师有关的一系列事件。访谈问题包括:你当初是如何选择导师的?你和导师之间发生了什么难忘的故事?是什么使得你确立或改变了对导师的认识?你如何看待自己对导师的看法及其变化等等。通过对资料的初步分析和编码,我们找到了一些概念和类属。为了充分发展这些类属的属性和维度,我们对已有类属反复地问问题和做比较,采用理论抽样的原则耐心寻找受访者,并调整访谈问题。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最后一位受访者。此时资料分析表明核心类属已经浮现出来,且收集到的资料不再有新的类属及其属性和维度出现,至此认为已经达到了理论饱和,可以停止资料收集。

3.资料分析

我们严格遵循施特劳斯和科宾提出的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程序来进行资料分析,并构建了扎根于原始资料的理论。具体来说,每次访谈之后,我们迅速把访谈录音转录成文本,然后仔细分析他们的故事:首先,采用开放编码为故事贴上标签;然后把相似性质的标签归为一个类属,通过问问题和不断比较两种方式,充分扩充其属性和维度;接下来,研究者重新阅读了原始资料,检查备忘录,依据理论抽样的原则选择新的访谈对象,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论,增进对事件和现象的了解;其次,在主轴编码阶段,用属性和维度将类属关联起来,并依此建构研究生对好导师标准认识的阶段(情境条件)、影响因素(中介条件)及行为策略等命题;然后把情境、干扰因素、行动、对好导师的认识连接成一个个事件;在选择编码阶段,通过撰写备忘录和故事线、绘制图表等方式,寻找并确定了一个核心类属,一个关于研究生的好导师标准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性假设;最后,归纳出研究结论并与现有的理论进行对话,提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二、 研究发现

每个研究生对好导师标准的认识都能用其在不同学习阶段中需求的变化来解释。我们将研究生与导师相处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共关联五种不同需求,并依此构建了四条主轴来描述这一“阶段与需求”的变化及其与好导师标准之间的互动过程。下面从两个方面呈现这一研究发现,即研究生的需求分析和好导师标准变化的情境脉络。

(一)研究生的需求分析

通过开放编码,我们将许多资料中的事件和现象概念化,贴上了标签,并对具有相同特征的概念进行归纳,得到了研究生对于好导师标准认识的相关类属,包括:知识储备、专业素养、任务分配、培养方式等。然后继续将这些类属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生的需求”这一类属能很好地统筹其他类属。在返回资料进一步验证的基础上,我们把研究生的需求分为五个类别,分别是学业帮助、美好生活、毕业需求、学术需求以及亲情需要,每个类别具有各自的属性和维度(见表1),研究生们根据个人需求的不同来确定心中的好导师标准。

表1 研究生需求的开放编码表

1、学业帮助

学业帮助统筹了知识储备、专业素养、资源掌握、教学方法四个类属。学业帮助是指学习者在接受教育学习的各个阶段,对学习者负有教育职责的个人或组织,在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则和方法,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过程。导师的学业指导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专业知识、制定更加科学适用的学习规划[13]。Q同学在访谈中提到:“我对导师一无所知,所以我想着要选一个能在学业上给我最大帮助的导师,首先就是要能力够强,包括各个方面……”。导师知识储备的多寡、专业素养的高低、教学方法种类的丰富程度无疑决定了研究生学业指导的能力水平与方式方法。师生之间主要通过这种学业指导完成共同关系构建的动态过程,进而左右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14]。另外,尽管导师拥有的各种资源,包括学习资源、人际资源(与其他导师的关系)等,它们并不能直接用于构建良好的导生关系,但这些资料确实可以对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建立导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类属指涉了受访者对于生活的期望与梦想。童世骏将美好生活界定为:美好生活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是人们在自身价值体系背景下,所理解的“物我关系”“人我关系”和“自我关系”的总和[15]。它在内容上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物质生活”、“人际生活”和“自我生活”。由于在本研究中很少涉及“物质生活”,因此我们将美好生活界定为:研究生在人际(生际、导生之间)和自我(独立)活动中生成与演化的生活方式与愿景。关联的概念有:任务分配、导师关怀、师生联系、性格特征、培养方式等。导师关怀、师生联系、性格与人际生活有关,关系到学生与导师是否相处融洽和谐;任务分配、培养方式则更多关联了学生的自我生活,影响他们能否有效规划自己的个人生活,以及多大程度自由支配闲暇时间。比如受访者J同学表示:“特别喜欢‘放羊式’培养方式,因为这样我就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但大多数受访者似乎并不认同,而是希望“松驰有度”的培养方式。如果导师的培养方式正好与自己所想契合,平时的学习任务分配符合其预期,研究生的生活则比较丰富而趋向于美好。

3、毕业需求

毕业需求指研究生对于完成学业、取得学位的愿望与诉求。我国教育部门对研究生的毕业条件包括完成所有课程以及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课程的完成是基础,学位论文撰写是关键。“翟天临”事件之后,管理部门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核更加严格。他们不仅要面临开题、预审、答辩等多个环节,而且毕业后还需要抽检论文。除此之外,很多高校要求研究生完成大纲要求的课程并取得学分,还需要发表一定数量和级别的学术论文。如此一来,完成课程学习和发表论文成为导生交流中的重要内容。但比较而言,研究生的毕业需求更多表现在完成学位论文方面的诉求。与之相应,受访者一再强调与学位论文有关的概念,主要包括学位论文撰写、论文发表、课程完成等。访谈中出现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导师不顾学生考试紧迫,安排了很多任务,学生满腹抱怨,甚至怀疑能否毕业。其他受访者也都强调导师要对学生的学业严格要求,以确保满足基本的毕业要求。

4、学术追求

学术追求指研究生们对于学术方面取得理想成就的愿景。一般来说,学术即追求学问的方法与技术。学术能力是学者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有关知识探究、知识创新与知识运用能力。虽然目前国家正在提倡破除“唯论文”的陋习,但学术论文仍然是考核学校发展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取得学术成就并得到圈内的认可也是研究生们共同的追求。导师是学生进入学术场域从事科学研究的领路人[16]。研究生的学术追求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的学习、论文撰写、课题申请和结项、攻读博士学位等方面,具有动机、期望程度以及表现形式等属性。有一个受访者谈到希望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另一个谈到对临床研究方面有远大追求。在毕业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上,有很多学生倾向于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学术理想。

5、情感诉求

情感诉求是已经与导师脱离责任上的导生关系之后触发的需求。我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这种类血缘的师生关系揭示了导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一种师徒关系,还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亲情关系,导生之间已经跨越血缘限制。良好导生关系的建立需要疏通横亘在导学之间层级化、世俗化的障碍,加强彼此的情感互动和交流沟通[17]。本研究中,研究生对导师的亲情需求出现在已经毕业的情况下,导师对学生的工作帮助和情感上的陪伴。几位已毕业的受访者曾表明导师对自己继续学业的关心以及工作上的帮助,例如继续学业的博士C在读博期间得到了硕士导师的倾力帮助,另一个受访者K也提到导师疏解师姐工作中的困惑:师姐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很不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变化,人际关系也处理不当……导师就开导她,帮她梳理一些工作中的困惑……;还有一位学生W谈到导师如何在其毕业后调动人际资源帮其提供工作帮助的,另一位学生T谈到导师帮助其解决工作协议方面的问题时表示,导师的继续帮助会使毕业后的师生关系变得更加牢固,并建立起“终身为父”的亲情关系。

从上述类属的分析我们发现,学业帮助、美好生活、毕业需求是研究生的基本需求,具有普遍性;而学术追求和亲情诉求具有个别差异性,也就是说,并非每个研究生都有这两种需求,它们还关涉其它个体性的因素。需求原指人们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个具体商品的需要或者需要的东西。马克思认为,“人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发展变化过程,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过程”[18]。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是为人的需求服务并在群体的行动中建构起来的,人们因为需求而行动,以不断塑造和改变某些社会关系或者制度;反过来,这些关系或制度也规范和制约着个体的需求。

(二)好导师标准变化的情境脉络

研究生需求为好导师标准的变化提供了一个看似合理但不完整的解释,它们还需要被置于一个适当的情境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阐释我们的研究现象。接下来,我们使用主轴编码,把开放编码有关情境的类属通过属性和维度联系起来,并依据资料分析结果把研究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开放期(准研究生时期)、自由期(研究生初期)、稳定期(研究生中后期)、终止期(毕业后)。研究发现,这些学习阶段能很好地与研究生的需求关联起来,有效地描述其好导师标准的形成和与变化历程。

1、开放期

我们把研究生已经被录取但是还未进入学校学习的阶段称为开放期,又称为准研究生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还未获得与导师接触的机会,但面临着入学之后的“择师”问题。这段时间他们保持较强的开放性,从学校官网、知网、公众号、学长等处多方面收集导师信息,以达到认识和了解导师的目的,从而形成自己初始的择师依据。同时,由于尚未开启学习生活,他们很少谈到与导师如何相处的问题,而是更多谈到导师的职称、名气等因素。例如,有一位受访者说,自己在最初选择导师时会考虑“高职称优先”,他觉得职称高的教师自有其过人之处。职称低的老师往往在此阶段很难成为学生们的“优先选择”。

在开放期,学生们为什么会倾向于选择职称高的导师呢?从访谈中发现有以下原因:(1)职称高的导师掌握的资源较多,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某些“发展局限”。(2)他们学术成就更高,发表了更多科研成果,专业知识丰富。(3)他们比职称低的导师更能带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在开放期,研究生大部分的思考在于某导师能否给予自己更多学业帮助,这是此阶段的主要需求。不管是对于导师信息的收集,还是对高职称导师的“优先选择”,都是出于此需求的目的,满足此需求的导师被认为是好导师。

2、自由期

从入学后到导生关系建立之前的阶段称为研究生时期的自由期(研究生初期)。此时他们已经来到学校,并且在课上或课下与导师有了初步接触,掌握的导师信息从一个“官方数据”转变为“经验数据”。他们的好导师标准较之前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人放弃了之前的选择,有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通过与导师或学长接触,了解到了意向中的导师具有“好相处”、“培养方式契合”、“任务安排合理”等品质,他们倾向选择此类导师,因为“在这样的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生活很可能是轻松和欢乐的”。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关乎研究生生涯将如何度过的问题。例如,一位学生谈到,他喜欢“放养式”的培养方式,而正好他的导师是这种类型,他觉得自己与导师各方面都 “很搭”,就选择了这位导师。而另一位学生则很痛苦,他的导师也是“放养式”,由于自己的自觉性很差,导致最终一无所成,这令他十分懊悔之前的选择。处于自由期的研究生,对于学业帮助的考量开始弱化,他们希望未来度过几年美好的研究生生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与导师开始接触后发现,“官方数据”与“经验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

3、稳定期

从建立导生关系之后到毕业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稳定期(研究生中后期)。此阶段已经完成与导师的双向选择,成功建立了导生关系,并将维持这种关系到毕业。随着“择师”过程的结束,剩下的日子中所发生的一切都将会不断验证个人的选择,并随时修正自己对于好导师标准的认识。在稳定期,研究生们面对的两个主要任务是完成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最初,学生们关注的是能否完成学校所要求的课程,例如一位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提到:“马上要考试了,导师还每天召集我们开会,不是询问学习情况,也不关心你是否会挂科,目的只是分配他的项目任务”。他对这种无视学生情况的导师甚为不满。另一位学生也提及到了课程的学习,导师对课程学习提供了很多帮助,这使他觉得“感激不尽”。在稳定期,学生们的需求变为毕业的需求,并且逐渐趋于稳定状态:只要导师能帮助我顺利毕业,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4、终止期

研究生毕业之后的这一阶段称为导生关系“终止期”,但这或许也是另一种开始。尽管此时法定意义上的指导任务已经结束,但导生关系并非真正意义上不存在了,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续。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时候,充满理想主义和冒险精神的学生走进社会后将面临着一大堆让他们幻想破灭的事情——找工作难、人生困惑、人际相处不易等,此时,导师能否在这些问题上持续关心是他们所关注的。例如,一位不适应工作的学姐谈及导师对自己工作的帮助时说:

我刚开始进入公务员的工作环境时,一点也适应不了,出很多错误,与同事关系也不好,我感到太难受了,就给导师打电话聊天,他就会跟我说很多,开导我,是他陪我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在导生关系的“终止期”时,导师继续帮助研究生的学习或者工作,会使他们在“稳定期”形成的好导师标准再一次发生新的变化,满足了学生的亲情需求。

三、研究结果

根据前述分析,我们尝试探讨好导师标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关联。这些关系可以表述为一个模型和一系列命题,研究生的需求和所处的阶段性情境脉络不断形塑和调整他们心中对于好导师标准的认识。这些命题表述为:

1、在开放期,研究生依据预期从导师处获得的学业帮助的多少来形成初步的好导师标准。

2、在自由期,研究生依据导师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调整初步形成的好导师标准。

3、在稳定期,毕业需求的满足程度会改变好导师标准,部分学生会增加学术需求的影响,并且形成较为稳定的好导师标准。

4、处于导生关系“终止期”的研究生,亲情需求的满足会改变其好导师标准。

从上述命题可以看到,研究生对于好导师标准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以阶段性需求的变化为基础,根据自身所处的学习阶段来不断调整和修正这种认识。由此,本研究的核心类属便逐渐浮现出来,即阶段性需求的变化。最终,我们通过核心类属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架构:阶段需求模型。该模型借鉴了经典的需要层次理论,并整合了研究生求学的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从模型可以看出,研究生对于好导师标准的认识经历了从开放期对于研究生学习的期望,到自由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将近三年比较稳定的求学过程中对毕业的期盼和学术的追求,最终归于导生关系终止后在情感上对导师的诉求。本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当代研究生的好导师标准形成与发展的路径。

图1 好导师标准阶段—需求变化模型

结合模型和研究资料,我们重写了本研究的故事线:对于好导师标准的认识,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或精确或模糊的答案。通过对21个访谈文本的分析我们发现,好导师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受访者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通过对学生需求变化的追溯可以很好地探寻好导师的标准的形成和发展的路径。这种路径所关涉的情境脉络可以表述为四个阶段,即开放期、自由期、稳定期、终止期。研究生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并不相同,从而导致他们在各个时期对于好导师标准的认识也迥异。一旦一个学生进入开放期,他的好导师标准就可以被视为其择师依据,因为如果在没有其他条件干预的情况下,学生会依此来匹配导师,做出选择,由于此时他们还缺乏有效的途径全面了解可选择的导师,其需求倾向于导师能给予自己学业上的最大帮助,并依据导师可能对自己学业帮助的程度形成初步的好导师标准;在自由期,学生们已经与导师们有过正面接触,也初步确定了自己理想的导师,此时他们开始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如与导师相处融洽,培养方式契合等,进而根据与导师在生活上的契合程度继续调整其好导师标准;在稳定期,导生关系已经确立,学生的需求逐渐转变为对学术成就的追求和毕业条件的满足,关注的重点是学业完成度、学术成就以及能否顺利毕业的问题;在终止期,学生面临继续读博或找工作的问题,导师能否在这些问题上给予帮助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学生们希望能够延续导生关系,继续寻求导师的帮助。整体上,在不同阶段研究生都有不同的需求,只要其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就认为这样的导师是一个好导师,心中的好导师标准也随之进行调整。

四、讨论

好导师标准形成与变化的“阶段需求模型”参考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但又有自己的特征。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9]。一般来说,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人才会有高层次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的满足程度越高,高层次的需要也越容易满足。我们建构的阶段需求模型在一定程度回应了需要层次理论。首先,在结构上,此模型具备了类似于需要层次理论的初级结构。皮亚杰曾指出结构的三要素,即:整体性、具有转换规律及自身调整性[20]。阶段需求模型较为完整地构建了研究生对好导师标准认识的体系,并从时间维度解构这一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同时,好导师的标准也会依据研究生的阶段性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转化,未来也可以做出适当调整以容纳更多的变量,适应更多的情境。其次,在层次性上,我们参照了需要层次理论,按照需求变化的阶段性将其研究生的需求区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它们在时间维度上具有一定的层级关系,即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并稳固起来时,高层次的需求才会逐步显现出来。例如,开放期中对学业需求的满足,会激发起受访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稳定期的毕业愿望和学术追求得到满足后,学生们就会转而关注情感方面的诉求。

另一方面,由于阶段需求模型产生和发展于研究生对好导师标准的认识这一特定的情境,因此它与需要层次理论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性。首先,它排除了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因为这两种情形都不存在或不明显存在于导生关系之中。从人的需要的指向性来看,研究生对导师的绝大部分需求都属于精神层面,而非物质需要。而从需要的起源来看,它们更多的属于社会需要,而非自然需要。其次,情感诉求取代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为本模型中最高级也是最后的需求。我们并非刻意否认自我实现需要的重要性,它依然是人类需要结构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但考虑到研究生需求结构的阶段性特征,他们对导师的情感依赖与归属往往产生于毕业初期及“终生为父”的情结之中,这一点可以从“终止期”的资料中多次得到验证。最后,我们提出了但并不刻意强调模型的层次性,即,我们并不是严格遵循需要层次理论中各种需要的层级关系,上一层需求的出现不必一定以下一层需求的满足为基础,它们是灵活的,甚至是跳跃性的。例如,受访者J偏爱于“放羊式”管理,“导师不闻不问,师生两不相扰”是最理想的导生相处模式,因此他对好导师标准的认识越过了“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需求。

本结论是基于我国特殊的研究生培养体制下得出的。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导师制,这意味着绝大部分学生在读研期间往往只与一位导师建立导生关系。在不变更导师的情况下,他们只有依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导师的需求不断调整心中的好导师标准,导师也根据该模型在不同阶段调整自己培养理念和方式,积极回应研究生的阶段性诉求,与之形成良性互动。进一步与国外研究生培养体制比较,以欧美为例,其主要区别在于:其一,时间短,通常不超过两年;其二,宽进严出,国外研究生不需要严苛的入学考试,只要拥有本科学历,同时经过大学相关部门专门审查,就可以入学。但是高淘汰率及严格的毕业资格审查,使得很多研究生拿不到学位;其三,多导师制,国外研究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有多位导师,可能无法建立类似国内这样独特的导生关系。一项来自英国医学领域的研究表明: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年容易产生孤独、困惑和脆弱的感觉,而更多的情感需求来自同伴而非导师;在毕业论文撰写期间对导师的依赖程度最高,特别是论文开题阶段;同时,研究生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需求,导师的培养计划必须适应研究生的需求[21]。可见,尽管由于培养体制的差异,国内外研究生的需求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阶段需求模型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外研究生对于好导师标准的认识——依据其阶段性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总体上,尽管仍然很粗糙且充斥着各种情境限定,但是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阶段需求模型,它仍然有潜力从实质理论发展成为中层理论,即能解释新的相似经验事实,从而拓展模型的解释范围和层次,增加理论的张力。事实上,导生关系的形式不仅存在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在其他领域中也有类似的关系,如员工与领导、群众与干部等。在这些存在管理与被管理、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领域中,都隐含了某种意义上的阶段需求的变化过程,从而形成个体对一个好的管理者、指导者标准认知的变化。

五、结论与局限

导生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生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它与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本研究从21位研究生的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深入探讨了他们的好导师标准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并确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我们认为,研究生对于好导师标准的认识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和变化性,他们会依据所处学习阶段和自身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这种认知。当其阶段性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认为这是自己心中的好导师。研究结论较好地回应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有效地延伸了该理论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我们仅从研究生这个单一视角出发展开探究,这可能使得理论的建构缺乏整体性的考量,从而导致研究发现与结论存在一定的理论偏见的风险。其次,出于研究资源所限,本研究的受访者主要来自理科专业和师范类大学,对于其他专业和学校类型并未很好地涉及,这使得研究结果可能存在着较多的情境限定,不利于理论成果的形式化;第三,本研究仅呈现了与研究结论相关度较高的主题,对其他相关性较低甚至变异的主题(如性别类属)虽有关注但并未深入探究,这也是后继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参考文献]

[1][4][6] 洪煜,钟秉林,赵应生,张筱茜.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07):41-46.

[2] 教育部.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103/t20210301_515975.html,2022.3.

[3] 查建中.从美国研究生教育看我国研究生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6(02):86-89.

[5] 赵立莹,刘晓君.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目标体系、实施路径、问责改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08):58-63.

[7] 李全喜.从导学逻辑到利益逻辑:研究生科研中师生关系异化的生成机理及本质变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2):64-68.

[8] 刘燕,刘博涵.研究生导学关系优化研究[J].高教探索,2018(08):30-34.

[9] 肖龙.“好导师”的角色类型与师德特征——基于江苏省“十佳导师”候选人事迹的文本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04):21-26.

[10] GLASER,B.& STRAUSS, A.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Chicago:Aldine,1967:55-60.

[11] 陈向明.旅居者与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3.

[12] ANSELMSTRAUSS, JULIETCORBIN.质性研究概论[M].徐宗国译.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4:41.

[13] 王颖,王笑宇.本科新生导师制对大学生的影响路径及实施效果研究[J].教育研究,2016,37(01):26-34.

[14] 谢泉峰.从个体中心到关系视角:教学中的界限及其超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01):31-37.

[15] 童世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多方用力[N].光明日报.2018-4-3.

[16] 陈亮.新时代大学教师的学术责任精神及其培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2):16-25.

[17] 陈恩伦,马健云.新时代导学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指向与路径探寻——基于亚文化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20(02):1-7,25.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0-123.

[19]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28.

[20] 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前言第五页.

[21] MCEVOY, CLAIRE T. Exploring Perceived Support of Postgraduate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Students [J].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18:454-466.


课程
财会类
税务类
金融类
经管类
认证类
学历类
建工类
健康类
专家
政府专家
财税名家
高校教授
文化传媒
金融科技
金融电子化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生物医药
诺贝尔奖得主
合规法律
科学技术
银行智库
财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
AIA
会计实务
财务经理人
初级会计师
税务实务
中级会计师
中国会计智库
CFO成长营
会计学苑
建工
二级造价工程师
建筑工程资讯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产教融合
建工学苑
一级建造师
安全工程师
消防工程师
造价工程事务所
BIM工程师
经管
转创人力
中级经济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三级人力资源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碳排放管理师
期刊中心
教材参考
军队文职人员
产教融合
劳动关系协调员
初、中级经济考试
企业合规师
初级经济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职业指导师
教育
英语学习考试
专升本
成人高等教育
自考中国
自学考试研究所
普通专升本
小自考中心
高等继续教育学院
中外教育
智库与社会服务
高等职业本科
金融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金融智库
银行从业
转创博学
ICCM
项目
高管培训
国际学历
财经证书
专项课程
企业内训
教育技术产品
高校学科建设服务
教学资源开发
国际合作服务
产业服务
国内院校
海外院校
海外留学
合作院校
观点
政治经济
IT&财务融合
高校教授
文化传媒
金融科技
金融电子化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生物医药
诺贝尔奖
合规法律
科学技术
银行智库
商业产经
医卫
医卫健康
主管药师
保育员
药卫学苑
心理咨询师
家庭照护员
养老护理员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执业药师
育婴师(员)
主管护师
护士执业
医院招聘
IT
网络安全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金融科技师
网络工程师
计算机学苑
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
电子商务平台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信息处理技术员
考研
考研资讯
信息中心
专业硕士
考研公共课
同等学力申硕中心
复试调剂
研究生工作
考研中国
硕士入学考试
考研直播动态
教师
高中教师
考试动态
直播动态
考试报名
教育智库
幼儿教师
小学教师
初中教师
教师中国
教师招聘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普通话测试
教师企业
校长领导力
社工
社会工作者
技能中国
智库与社会服务
初级社会工作者
中级社会工作者
报考动态
社会工作事务所
职称评审
家庭教育指导师
转创网校APP
18318889481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