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医卫
| 味精加热后会产生致癌物?真相来了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卫 > 健康管理师 > 健康养生

  近期,

  不少老牌国货走红网络,

  曾经的“味精大王”

  莲花味精也“翻红”。

  9月18日,#莲花味精配料表只有小麦##鸡精配料表第一位就是味精#等话题引发网友议论。而在此前,曾有谣言称“味精吃多了会脱发、致癌”,莲花味精产品一度受到影响。  

clipbord_1695604242585.png

   实际上,近年来关于味精是否有害身体健康的争议从未断过。有人说味精吃多了会致癌;有人说味精是化学合成产物,是化工产品;有人说我家非常注意健康,做饭从来不加味精;甚至还有人到面馆吃碗面,也不忘交代不要加味精……那么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鸡精和味精到底是不是对人的身体有害呢?我们该不该使用味精?一起来看看!

味精真的是化工合成的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味精》(GB 2720-2015)中指出,味精是以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玉米、糖蜜等糖质)为原料,经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等)发酵、提取、中和、结晶、分离、干燥而制成的具有特殊鲜味的白色结晶或粉末状调味品。

  从工艺上可知,味精并非化工合成产物,而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制成,和米酒、陈醋的制造工艺类似,其自身是安全的物质。味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谷氨酸钠是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增味剂。

味精吃多了真的会缺锌吗?

  网传“味精中含有的谷氨酸钠在被人体吸收之后,会与血液中的锌化合,转化为谷氨酸锌,直接排出体外,所以吃过多的味精会导致缺锌”,又该怎么看待?

  据了解,谷氨酸锌本身就是研发出来当作锌的补充剂使用的。有一些证据证明,谷氨酸锌的生物可利用性比起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葡萄糖酸锌还要高,这和流言正好相反。也就是说,谷氨酸锌不仅不会导致“缺锌”,而且还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补锌”材料。  

clipbord_1695604254049.png

味精会让记性变差?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味精会让人的记忆力降低。相反,当人们吃了味精后,其中的谷氨酸钠在胃酸作用下,可转化为谷氨酸,这种物质对促进大脑发育、维持大脑机能有一定的帮助。

  不过,虽然味精不致癌,也不会降低记忆力,但从营养角度来说,味精的钠含量还是比较高的,是一种不咸的“高盐食品”。高盐食品食用过多可能导致高血压,还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我们应合理地食用味精、鸡精,不过分追求食物的鲜美,而是回归食物原本的味道。

味精加热后真的会致癌吗?

  人们认为“味精致癌”,主要是由于当时谣传“味精加热后产生的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有害”之类的说法。

  味精的化学名叫谷氨酸钠,虽然在过长时间的高温烹饪时,确实有一小部分谷氨酸钠会转变成焦谷氨酸钠,但这个比例非常小,而且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是安全的,不仅毒性极低,也不会致癌。

  长时间高温生成焦谷氨酸钠只会让味精失去鲜味,影响提鲜效果,所以一些商品介绍里会提示“出锅前再放味精”。

鸡精真的比味精更健康吗?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会用鸡精代替味精增鲜,他们认为鸡精是从鸡肉、鸡汤中提取出来的产物,与味精相比,更天然更健康。  

clipbord_1695604286169.png

  事实上,鸡精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谷氨酸钠,只是味精是单一的谷氨酸钠,而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料,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在40%左右。鸡精中除了味精之外,还有淀粉、增味核苷酸、糖、其他香料。

  绝大多数鸡精中并不含有任何鸡肉成分,更不是从鸡汤中提取的。或许有些厂家生产的鸡精含有鸡肉的成分,但含量一定不高,所以鸡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除了味精的谣言,

  饮食方面还有不少谣言

  在网上传播。

  今天,小编特意搜集了

  几条传播较广的

  饮食谣言和辟谣信息,

  供大伙收藏备用。 

  clipbord_1695604322028.pngclipbord_1695604322028.pngclipbord_1695604322028.png


减肥不能吃肉?会更胖?

  很多人在减肥过程中都不吃肉,认为吃肉肯定会更胖。

  但其实,肉富含优质蛋白质、血红素铁、矿物质锌等多种营养物质。减肥过程中建议大家吃肉,不过必须是瘦肉(脂肪含量小于10%的肉类)。

  瘦肉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与机体的肌肉质量有直接关系,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基础代谢率明显下降,机体易胖难瘦。其次,瘦肉的食物热效应很高,简单来说,吃了瘦肉以后,人体需要付出较高的能量来消耗它。所以,适量吃瘦肉是有助于减肥的。

发烧的人不能吃鸡蛋?

  有人说,鸡蛋富含完全蛋白质,发热患者吃了鸡蛋会导致产热增加,这样更不利于退烧。  

clipbord_1695604350920.png

  首先,食物中所有的蛋白质进入身体后都会产热,并不是只有鸡蛋的蛋白质才产热。此外,鸡蛋中的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质”,就是说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充足,比例适当,是能够高效满足人体对氨基酸需要的一类蛋白质。“完全”二字的含义和产热没有任何联系。

  其次,饮食补充热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和生病发烧不存在关联。人体在生病发烧等过程中,更要注意补充热量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还要注意饮食多样和营养均衡。

牛奶草莓是用牛奶浇灌的?

  很多商家说,自己的草莓是用牛奶浇灌生长的,这是真的吗?其实,这很可能是商家的营销炒作,不可信。

  牛奶当中大分子的蛋白质并不能被草莓直接吸收,而且牛奶浇地也容易导致土壤破坏,反而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对此,大家要理性看待。

喝酒脸红代表酒量大?

  酒后脸色变红的人,并不是酒量大,而是这类人不适合喝酒!

  当酒精进入我们身体后,会在消化道被吸收,而后又进入血液。除了少部分酒精被排出体外,其余大部分酒精会在肝脏代谢。代谢过程为:乙醇进入肝脏,经乙醇脱氢酶催化,代谢成为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乙酸再经过多个代谢途径,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喝酒脸红,其实是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的表现。这会导致乙醛被蓄积在体内,致机体心率加速、血管扩张,因此饮酒者才会脸红,甚至出现心慌、头晕等反应。此外,乙醛还是“1类致癌物”。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人民日报、封面新闻、科普中国、CCTV生活圈、中国经济周刊、中国数字科技馆、互联网辟谣平台、上观新闻等

编辑整理:广东省消委会


课程
财会类
税务类
金融类
经管类
认证类
学历类
建工类
健康类
专家
政府专家
财税名家
高校教授
文化传媒
金融科技
金融电子化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生物医药
诺贝尔奖得主
合规法律
科学技术
银行智库
财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
AIA
会计实务
财务经理人
初级会计师
税务实务
中级会计师
中国会计智库
CFO成长营
会计学苑
建工
二级造价工程师
建筑工程资讯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产教融合
建工学苑
一级建造师
安全工程师
消防工程师
造价工程事务所
BIM工程师
经管
转创人力
中级经济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三级人力资源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碳排放管理师
期刊中心
教材参考
军队文职人员
产教融合
劳动关系协调员
初、中级经济考试
企业合规师
初级经济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职业指导师
教育
英语学习考试
专升本
成人高等教育
自考中国
自学考试研究所
普通专升本
小自考中心
高等继续教育学院
中外教育
智库与社会服务
高等职业本科
金融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金融智库
银行从业
转创博学
ICCM
项目
高管培训
国际学历
财经证书
专项课程
企业内训
教育技术产品
高校学科建设服务
教学资源开发
国际合作服务
产业服务
国内院校
海外院校
海外留学
合作院校
观点
政治经济
IT&财务融合
高校教授
文化传媒
金融科技
金融电子化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生物医药
诺贝尔奖
合规法律
科学技术
银行智库
商业产经
医卫
医卫健康
主管药师
保育员
药卫学苑
心理咨询师
家庭照护员
养老护理员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执业药师
育婴师(员)
主管护师
护士执业
医院招聘
IT
网络安全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金融科技师
网络工程师
计算机学苑
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
电子商务平台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信息处理技术员
考研
考研资讯
信息中心
专业硕士
考研公共课
同等学力申硕中心
复试调剂
研究生工作
考研中国
硕士入学考试
考研直播动态
教师
高中教师
考试动态
直播动态
考试报名
教育智库
幼儿教师
小学教师
初中教师
教师中国
教师招聘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普通话测试
教师企业
校长领导力
社工
社会工作者
技能中国
智库与社会服务
初级社会工作者
中级社会工作者
报考动态
社会工作事务所
职称评审
家庭教育指导师
转创网校APP
18318889481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