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搜索
18318889481

社工
| 备考|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易混淆考点!建议收藏~当前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工 > 初级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易混淆点.1

社会工作的3种理解

1.普通社会工作:不计报酬、公益性服务活动;

2.行政性社会工作:企事业、政府部门专门从事福利工作;

3.专业社会工作:受过专业教育和训练开展的助人活动。

易混淆点.2

社会工作的目标

1.服务对象的目标

(1)解救危难--生存方面危机;

(2)缓解困难--物质困难、精神压力等一般困难;

(3)激发潜能--未发现、待发掘的能力;

(4)促进发展--个人学习成长、自我实现等。


2.文化层面

(1)弘扬人道主义

通过向社会宣传,倡导互助、助人精神,促进人们相互关爱、帮助,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2)促进社会团结

通过社会工作的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脱离困境,发展社会支持网络,促进人们相互合作,构建关怀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团结。

易混淆点.3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直接服务的角色

(1)服务提供者--物质、劳务、辅导、咨询;

(2)治疗者--行为、心理重塑和矫正;

(3)支持者--信心支持、增强权能;

(4)关系协调者--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5)倡导者--行为的倡导。


2.间接服务的角色

(1)行政管理者--助人活动的过程控制、科学管理;

(2)资源筹措者--争取服务对象所需资源;

(3)政策影响者--提出政策意见。

易混淆点.4

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学校社会工作

1.治疗性学校社会工作:针对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正常发展;

2.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让学生适应社会剧烈变迁;

3.社区-学校型社会工作:联系学生家长、支持学校政策、家校沟通等。

易混淆点.5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1.接纳--价值、偏好、信仰宽容和尊重;

2.非评判--不指责、评判言行和价值观;

3.个别化--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满足个性化需求;

4.保密--保护服务对象隐私;

5.当事人自决--服务对象选择服务内容、方式。

【注意】接纳≠认同服务对象所有行为;

非评判=不作倾向性批评;

个别化=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

易混淆点.6

人类需要的层次与类型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需求:最基本需要,衣、食、住、行等;

(2)安全需求:社会环境和人身财产安全;

(3)归属与爱的需求:情感需求、社会交往的需要;

(4)尊重的需求: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获得社会认可;

(5)自我实现的需求: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自我价值的需要。


2.阿尔德弗尔ERG理论

(1)生存(E)需要:生命机体的存在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要;

(2)关系(R)需要: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通过与他人交往和接触得到满足;

(3)成长(G)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通过发展个人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以满足。


3.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1)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就是人类基本需要,保持身体健康;自主就是指身体健康的人只有具备自主性,才能自发、自动地从事某种活动。

(2)中介需要: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和服务。

*11种中介需要--有营养的食物和洁净的水、具有保护功能的住房、无害的工作环境、无害的自然环境、适当的保健、童年期的安全、重要的初级关系、环境上的安全、经济上的安全、适当的教育、安全的生育控制与分娩。

易混淆点.7

家庭类型

1.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一对夫妇+未婚子女)

2.主干家庭:父母与一对已婚的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父母+一对已婚子女)

3.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的家庭类型。(父母+多对已婚子女)

4.单亲家庭: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

5.丁克家庭: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易混淆点.8

家庭教育模式

1.娇纵型:溺爱+疏于管束--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心态;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

2.支配型:溺爱+严加管束--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个性心理特征。

3.专制型:缺少爱心+管理粗暴--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特征。

4.放任型:缺少爱心+放任自流--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等。

5.冲突型:家庭关系紧张--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撒谎等心理特征,反社会的倾向。

6.民主型:尊重+鼓励+约束--易形成自尊、自信、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易混淆点.9

个案工作--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服务对象被动接受

(1)支持--给予服务对象肯定与认可;

(2)直接影响--社会工作者表达态度和意见;

(3)探索-描述-宣泄--服务对象解释问题产生原因,宣泄情感,减轻其内心冲突。


2.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引导服务对象分析和理解自己的问题

(1)现实情况反思--使服务对象了解当前的处境和状况;

(2)心理动力反思--使服务对象了解自己的心理反应;

(3)人格发展反思--认识和评价自己以往经历和人格调整。

易混淆点.10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服务对象--研究阶段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诊断阶段

(1)心理动态诊断(强调人格间的互动关系)

(2)缘由诊断(服务对象困扰、变化过程的分析)

(3)分类诊断(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判断)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治疗阶段

(1)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

(2)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

(3)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

(4)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

(5)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易混淆点.11

危机介入模式的基本原则

1.及时处理--尽可能降低危机产生的伤害;

2.限定目标--精力集中有限的目标上;

3.输入希望--输入新的希望,找回行动的动力;

4.提供支持--提供必要的支持;

5.恢复自尊--恢复自信,我可以,我行;

6.培养自主能力--增强能力。

易混淆点.12

个案会谈的技巧

1.支持性技巧

(1)专注:友好视线接触、开放姿势以及专心的态度;

(2)倾听: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达信息;

(3)同理心:站在服务对象角度体会感受,理解其想法和要求;   

(4)鼓励:用口头语言或者身体语言肯定服务对象表现。


2.引导性技巧

(1)澄清:对模糊不清的经验和感受进行整理;

(2)对焦:对偏离话题或宽泛话题进行收窄,集中讨论;

(3)摘要:对于长段谈话,社会工作者需进行必要的概括和归纳。


3.影响性技巧

(1)提供信息(知识技巧):社工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巧;

(2)自我披露(经历经验):强调个人经验,有选择袒露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服务对象提供参考;

(3)建议(解决办法):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改善生活状况的建设性意见;

(4)忠告(指出危害或必做):向服务对象直接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必须采取的行动,但避免强迫;

(5)对质(言行/认知不一致):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让服务对象面对自己在行为、情感、认识等方面不一致的地方。

易混淆点.13

小组工作的类型

1.教育小组:强调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开拓新视野,改变自我

【例如】“XX新手训练营”小组、“XX技能提升小组”

2.成长小组:注重潜能发挥,聚焦于个人成长和正向改变

【例如】“体验小组”如青少年野外拓展训练营

3.支持小组:强调组员的关系建构、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

【例如】“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针对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

4.治疗小组:注重改变组员行为,重塑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例如】对吸毒人员开展“美沙酮治疗小组”、社区矫正对象“星星点灯小组”

易混淆点.14

小组工作模式

1.互动模式

特点:

(1)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建立;

(2)互动关系促进组员成长和发展。

实施原则:

(1)开放性的互动--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达到开放;

(2)平等性的互动--组员在小组中养成平等关系;

(3)“面对面”的互动--“面对面”澄清其苦恼问题、期待解决的需求。


2.发展模式

特点:

(1)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

(2)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实施原则:

(1)积极参与原则--主动表达,积极分享;

(2)“使能者”原则--发展认知,激发潜能。

易混淆点.15

小组工作的过程

1.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

(1)组员的招募及遴选

(2)确定工作目标

(3)制订工作计划

(4)申报并协调资源

(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

(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2.开始阶段

*主要任务:

(1)协助组员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2)厘清期望,提高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3)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4)制定小组规范

(5)营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6)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组员特点:

(1)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2)谨慎和试探

(3)沉默而被动

(4)对社工依赖

*社工角色:

领导者、鼓励者、组织者


3.转折阶段

*主要任务:

(1)处理抗拒行为

(2)协调和处理冲突

(3)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4)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5)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组员特点:

(1)对小组有较强认同感

(2)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

(3)角色竞争的冲突

*社工角色

协助者、引导者、辅导者、调解人、支持者


4.成熟阶段

*主要任务:

(1)维持小组良好互动

(2)协助组员获得新的认知

(3)认知转变为行动

(4)协助组员解决问题

*组员特点:

(1)小组凝聚力增强

(2)组员亲密程度更高

(3)对小组充满信心和希望

(4)小组关系结构稳定

*社工角色

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链接者、促进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5.结束阶段

*主要任务:

(1)处理离别情绪

(2)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3)做好小组评估

*组员特点:

(1)浓重离别情绪

(2)小组关系结构弱化

*社工角色:

引导者、领导者、评估者

易混淆点.16

社区工作主要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

*特点:

(1)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

(2)建立社区自主能力实现社区整合

(3)过程目标>任务目标

(4)重视居民参与

*策略:

(1)促进居民个人发展--居民冷漠疏离

(2)团结邻里--邻里关系不良

(3)社区教育--对社区资源不熟悉

(4)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社区资源缺乏

(5)社区参与--社区共同问题

*社工角色:

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协调者


2.社会策划模式

*特点:

(1)注重任务目标

(2)理性原则处理问题

(3)由上而下的改变

(4)控制和指导社区未来变化

*策略:

(1)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2)分析环境和形势

(3)自我评估

(4)界定和分析问题

(5)确定社区需要

(6)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

(7)寻找、比较并选择好的方案

(8)测试方案

(9)执行方案

(10)评估结果

*社工角色:

技术专家、方案实施者


3.社区照顾模式

*特点:

(1)服务对象融入社区

(2)强调社区责任

(3)非正规照顾

(4)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策略:

(1)在社区照顾--在社区内向其提供服务

(2)由社区照顾--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

(3)对社区照顾--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相结合

*社工角色:

治疗者、辅导者和教育者、经纪人、倡议者、顾问

易混淆点.17

社区需要分析

1.规范型需要:专业人士、专家或学者所指出的特定需要标准;

2.感觉型需要:对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作出的回应;

3.表达型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示自己的感觉型需要;

4.比较型需要:与其他个人或社区比较而产生的需要。

易混淆点.18

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1.战略性策划:使命(着眼于机构发展)

需求评估→明确机构的使命→预测→设计可行的战略→选择机构的战略→将战略转变为服务方案目标→方案发展→评估


2.方案发展策划:目标(着眼于需求满足)

需求评估→目标制定→考虑机构的总目标→方案目标的修订→探索各种可行方法→认识机构的局限性→选择可行性方法→方案活动的详细发展


3.问题解决策划:问题(着眼于问题解决)

认识现有的问题→界定问题→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法→认识各种可能的限制→选取解决办法→设计完整的计划→发展评估计划


4.创新策划:特殊(着眼于机构创新)

认识特殊问题或状态→列出清楚的目标→收集其他机构创新的方法→提供资讯给机构的决策者思考→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阻力→选择理想的方法→发展计划用作评估和拓展

易混淆点.19

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

1.师徒式督导:督导者扮演师傅角色

重点:更多责任→被督导者承担

(1)强调学习过程

(2)焦点集中一般议题


2.训练式督导:被督导者被认为是学生或受教育者

重点:更多责任→督导者承担

(1)强调学习过程

(2)焦点集中一般议题


3.管理式督导: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重点:更多责任→督导者承担

(1)强调实务工作完成及服务质量

(2)焦点集中特殊议题


4.咨询式督导:纯粹的咨询角色

重点:更多责任→被督导者承担

(1)强调实务工作完成及服务质量

(2)焦点集中特殊议题

易混淆点.20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特点

1.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定量研究:研究者视为外人,价值中立。

定性研究:研究对象视为自己人;深入具体情境。


2.研究和理论的关系

定量研究:理论→假设→收集资料→验证。

定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和完善假设;过程发现需提炼和归纳。


3.研究策略

定量研究:逻辑方法是演绎法;追求研究资料和结论的精确性。

定性研究:研究根据当时当地情况适当修订;资料收集过程中同步分析资料。


4.资料特性

定量研究:收集和分析量化资料。

定性研究:获取描述性、非数字的信息。


5.结果范围

定量研究: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可推论。

定性研究:注重研究对象,有利于发现研究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不作推论。


【总结】

定量研究:研究者被视为旁观者,以研究者的视角解剖研究对象的世界,依托理论提出假设,并以接触性的或控制性的手法收集数量资料,其资料是非整体性的,其结果具有一般性,可推论。


定性研究:研究者被视为自己人,依托研究对象的视角把握资料,注重过程,理论是研究结果的提炼产品,研究者通过观察、访问等非控制性的、自然的手法收集非数量资料,其资料具有整体性,其结果只反映对象的情况,不具有一般性,不可推论。


课程
财会类
税务类
金融类
经管类
认证类
学历类
建工类
健康类
专家
政府专家
财税名家
高校教授
文化传媒
金融科技
金融电子化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生物医药
诺贝尔奖得主
合规法律
科学技术
银行智库
财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
AIA
会计实务
会计实操
财务经理人
初级会计师
税务实务
中级会计师
中国会计智库
CFO成长营
会计学苑
建工
二级造价工程师
建筑工程资讯
二级建造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消防设施操作员
产教融合
建工学苑
一级建造师
安全工程师
消防工程师
造价工程事务所
BIM工程师
经管
转创人力
中级经济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三级人力资源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
碳排放管理师
期刊中心
教材参考
军队文职人员
产教融合
劳动关系协调员
初、中级经济考试
企业合规师
初级经济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职业指导师
教育
专升本
成人高等教育
自考中国
自学考试研究所
普通专升本
小自考中心
高等继续教育学院
教师资格中心
智库与社会服务
高等职业本科
金融
证券从业
基金从业
金融智库
银行从业
转创博学
ICCM
项目
高管培训
国际学历
财经证书
专项课程
企业内训
教育技术产品
高校学科建设服务
教学资源开发
国际合作服务
产业服务
国内院校
海外院校
海外留学
合作院校
观点
政治经济
IT&财务融合
高校教授
文化传媒
金融科技
金融电子化
企业管理
财政金融
生物医药
诺贝尔奖
合规法律
科学技术
银行智库
商业产经
医卫
医卫健康
主管药师
保育员
药卫学苑
心理咨询师
家庭照护员
养老护理员
健康管理师
公共营养师
执业药师
育婴师(员)
主管护师
护士执业
医院招聘
IT
网络安全管理师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金融科技师
网络工程师
计算机学苑
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
电子商务平台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监理师
信息处理技术员
考研
考研资讯
信息中心
专业硕士
考研公共课
同等学力申硕中心
复试调剂
研究生工作
考研中国
硕士入学考试
考研直播动态
社工
社会工作者
技能中国
智库与社会服务
初级社会工作者
中级社会工作者
报考动态
社会工作事务所
职称评审
家庭教育指导师
转创网校APP
18318889481
在线QQ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留言板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