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是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
陈毅的一生是名副其实革命的一生,他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呕心沥血,做出了无数牺牲。他的思想影响带动了无数人。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陈毅更是以身作则地告诉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万事要以国为重,为国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陈毅
弃笔从戎,在暗夜中寻找光明
陈毅出生于20世纪初期,那是一个无比动荡又充满机遇的年代。
1919年,深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无数青年学子的爱国信念,一场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由此爆发。年轻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才能将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思潮影响了无数有志青年。1912年,在蔡元培和吴玉章等知识分子的带领下,青年学生们开始自费远赴法国求学。
1915年,中国留法勤工俭学总会成立,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多个分会并成立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组织青年学生前往法国留学。十八岁的陈毅顺利通过了考试,以优异成绩取得了留学的资格。
1919年6月,陈毅与50多名学生一起从成都出发前往上海,为去法国做准备。当时的上海滩割裂十分严重,外国人欺辱华人的行为随处可见,虽是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但中国人却没有立足之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指示牌到处都是。
另一方面,学生运动和工人罢工运动方兴未艾,上海滩的大街上,学生代表慷慨激昂,下面的人听得热血沸腾。陈毅站在人群之中,无数思想在脑海中不断激荡,虽然前路未卜,但在这一刻,他深深地意识到:世界变了,中国也要变。
1919年8月14日,前往法国的“麦浪号”起航,赴法留学的学生们一个个都还揣着雄心壮志,但很快,现实给他们兜头泼一盆冷水。 中国学生们在“麦浪号”上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很多人都生了病,连带着起初炽热的决心也逐渐冷却,一个个萎靡不振。
陈毅带领着同伴们自己动手,尽量改善生存环境,鼓励大家打起精神来,他还找来了很多报纸书刊与同伴们一同阅读探讨,海上的日子终于没有那么煎熬。
抵达法国后,陈毅被分派到施耐德公司旗下的炮厂做杂工,工资十分微薄。但尽管如此,陈毅仍然剩下每一分钱,去购买法文小说和巴黎歌剧院的门票。陈毅从小就有一个文学家的梦想,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中法大学读文学。
1921年10月,陈毅因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最终被押送遣返国内。在法国的这段时间,陈毅认清了资本主义的真相,明白资本主义救不了中国。
回国后,陈毅曾进入《新蜀报》担任主笔工作,但是当时四处都在打仗,在炮火中个人的奋斗显得那样的软弱无力。即便他竭尽所能,能做的事情也非常有限。陈毅开始意识到,在民族危亡面前,个人的梦想不值一提,只有到组织中去,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做更多事。
1923年11月,陈毅加入中国共产党。陈毅跟随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场战役,无情的战火不但没有磨灭陈毅身上与生俱来的文人气质,还为他增添了军人的果敢。陈毅的革命思想影响了好几代人,其中受益最深的,是陈毅的孩子们。
对儿子言传身教
陈昊苏是陈毅的长子,自小被父母寄予厚望。在陈毅的三个儿子当中,陈昊苏的生命轨迹与陈毅最为相似,用“子承父业”来形容毫不为过。
陈昊苏
陈昊苏出生于1942年,那时国内局势瞬息万变,陈昊苏跟随母亲先后迁居大连、济南等地。陈毅虽没有办法时时陪在儿子身边,但这并不影响父子之间的情感和交流,陈昊苏时常与父亲通信,陈毅在信中对陈昊苏谆谆教诲。
陈昊苏的低调与陈毅如出一辙,无论在什么场合,他都极少会提起自己的父亲是陈毅。
解放后,陈昊苏在上海上学,那时陈毅是上海市的市长。那个时候,国内有很多斗争在继续,首长的孩子们大多都在部队的学校里读书,这难免会让小孩子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陈毅不想让儿子生长在这样受人追捧的环境里,将陈昊苏送到地方学校读书,让他与普通人家的孩子接受一样的教育。陈昊苏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很快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当有人问起他的父亲在哪里工作时,陈昊苏也只是说,父亲是政府的工作人员。
陈昊苏继承了陈毅的文学天赋,在众多学科中,以文科见长,曾在学校语文竞赛中拔得头筹。但是在报考大学的时候,陈昊苏却毅然决然选择了工科专业,这与陈毅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陈毅一直主张,人在年少的时候就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坚持到底。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每个人在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时,一定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才能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进而取得个人事业的成功。
那个时候,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全面的改革,国内经济、科技体系亟待发展,百废待兴。毛主席号召年轻人们走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地为人民服务。
在面对儿子大学专业的选择时,陈毅先是听取了陈昊苏的个人看法。陈昊苏当时觉得自己对文科更有把握,陈毅的想法却恰恰相反。
他认为,国家现在正在大力发展工业,急需的是工科方面的人才,高端科技更是国家未来主攻的方向,学习工科才能最大程度上为国家做贡献。
弃笔从戎的父亲本就是陈昊苏心中的榜样和学习的目标,听了陈毅的一番话后,陈昊苏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决定报考工科,为国家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做贡献。
高中毕业后,陈昊苏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在学校学习一年俄语后,便可以去苏联的工业大学深造。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缩减了中国留学生的名额。当时中苏关系已经从意识形态的论战上升到了国家关系层面,陈昊苏毅然放弃了去苏联留学的机会,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学习无线电专业。陈毅对于儿子的这一决定表示非常赞赏。
1963年5月,陈昊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毅很高兴自己的革命家庭中有了第二代共产党的诞生,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在陈昊苏加入工作后,陈毅曾数次与儿子探讨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陈毅一直认同列宁曾说的:劳动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陈毅告诉陈昊苏,只有解决了国家经济落后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而想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效率,关键还是科学技术。国家规划了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蓝图,但还是要靠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来实现。
陈昊苏牢记父亲的每一个字,他认同陈毅的观点,也身体力行地始终坚持奋斗完成自己的目标。
陈昊苏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80年代,陈昊苏任北京市副市长。
继承父亲衣钵,子承父业
陈毅不仅是一位无私无畏的革命家,还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官。
1958年,陈毅任国家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参与制订了新中国长远的外交战略方针。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里,陈毅代表新中国数次走访苏联、波兰、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蒙古、阿富汗等国与各国首脑会晤,为新中国创造了良好的外交环境。
陈毅还就中、美、苏之间的矛盾,向周总理提出利用国际有利形势开展工作的具体设想,这一思想是后来毛主席打开中、美关系战略决策的重要基础。
陈昊苏继承了陈毅的“外交梦”,1990年,陈昊苏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一直致力于民间外交。对于“子承父业”的说法,陈昊苏的看法是:年轻一代接着老一辈的工作去做,我们是老一辈开创的革命事业的后来人。
除此之外,陈昊苏也延续了陈毅的文学理想。
陈毅一生中征战南北,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一首《梅岭三章》更是脍炙人口。
陈昊苏在父亲的熏陶之下,也创作了许多诗作。他以诗歌的形式记录和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以诗传情、以诗会友。潜心创作时,陈昊苏总觉得父亲一直在自己身边,从未远离。
陈昊苏的一生都紧随着陈毅的步履,坚定走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万事以人民为先,以国家为重。正如陈毅曾说的那句:“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