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人才工作精神,财政部组织召开全国财政系统人才工作会议,印发《财政部关于加强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强化对地方财政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指导。按照财政部党组部署,结合地方有关工作要求,地方财政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出发,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全局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干部为目标,加快谋划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形成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局面。地方财政部门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把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人才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内容,突出政治标准、健全体制机制,着力夯实财政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基础。
(一)建立健全领导小组机制。党的力量来自于组织。河北、吉林、山东、福建、湖北、广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财政厅(局)党组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全省财政系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担任组长,相关分管厅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着力构建党组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把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势。同时,河北制定《河北省财政系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山东印发《山东省财政厅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广东制定《广东财政系统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行动计划(2020-2023年)》,吉林、黑龙江、重庆等分别印发本省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进一步将相关机制做细做实。
(二)党组带头联系服务专家。重视联系服务专家是党的优良传统。天津、河北、吉林、上海、浙江、河南、湖南等财政厅党组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凝聚人才作用,厅党组成员带头联系服务专家,将其纳入人才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研究重大政策,解决突出问题,最大限度把专家人才集聚到财政改革发展事业中来。山西确定19名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形成“每位厅领导都联系专家、每位专家都有厅领导联系”工作格局;大连在局党组统一领导下,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健全党组联系专家机制,最大限度把专家人才集聚到财政改革发展事业中来。
(三)加强人才工作配套制度建设。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天津、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广西、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市财政厅(局)党组深入研究《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一批配套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各项人才发展制度。如河北出台《河北省省级财政专业人才库建设工作方案》、山西出台《全省财政系统1+N模式人才库建设工作方案》、内蒙古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人才库实施方案》、宁波研究制定《宁波市财政局专业人才队伍管理办法》、安徽印发《关于加强全省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广东出台《广东财政人才库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省财政厅人才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博士工作室的管理和支持力度更好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作用的通知》、四川制定《四川省财政系统专业人才库管理办法(试行)》等,为推进人才库建设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同时,部分省份积极指导市县财政健全相关人才制度建设,如江西萍乡市财政局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鹰潭市财政局制定《人才库管理办法》等。
二、聚焦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切实推进“一库两池一室”建设
提高治理能力,是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按照财政部党组部署,地方财政部门认真落实《意见》有关举措,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财政人才库、打造专家人才池和复合人才池、组建专家工作室,着力提升财政系统人才政策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内部挖潜,加快推进一库两池一室建设。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地方财政部门围绕财政职能和特点,积极成立宏观研究、预算管理、政府债务管理、金融、税政管理、政府资产管理、对外财经、会计、法律、政府采购、大数据等多个人才库。河北还进一步成立国库管理人才库,山西成立预算绩效管理、监督评价、预算评审、股权董事股东监事和干部培训师资等人才库,江西设立注册会计师行业专家库等。在此基础上,各地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有针对性成立专家工作室和专家人才池、复合人才池。截至2020年底,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建立人才库合计196个,打造专家人才池和复合人才池合计31个,组建专家工作室合计12个。
(二)外部借力,广泛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北京依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分院,积极打造北京财政专家工作室,研究破解全市财政领域中心工作、重点问题和重大项目。内蒙古与内蒙古财经大学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内蒙古地方财政研究中心,开展财政政策研究、财经形势研判、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全方位战略合作。大连研究与东北财经大学共建“地方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探索建立财经研究智库,开展协作课题研究,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山东建立财经高端专家智库和高级财经人才、青年优秀人才库,按需纳入、动态调整。青岛积极与银行金融机构共同打造“财金智库”,14家银行金融机构的32名金融专家组成财金专家库,构建财政与金融深度融合、协同发力的新平台。福建依托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设立首个会计名家工作室。广东财税政策研究工作室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专家学者开展合作,加强与恒大研究院等团队研究人员合作,汇聚各方力量。
(三)瞄准方向,着力运用新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成果。党的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人才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地积极通过建设“一库两池一室”,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攻坚克难,加强基础性政策研究和前瞻性、战略性政策研究,相关成果多次得到省级党委政府领导同志的肯定批示,切实破解研究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如吉林发挥财政人才引领作用,2020年共完成40个调研课题,参与处室37家,参加人员近200人次,形成文字材料31万字,全年累计调研时间217天。浙江以相关人才库骨干为班底,组建5个工作专班,共同研讨、集中攻坚,既保障重点难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提高各层次优秀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政策研究专班全年编发专报93篇、省领导批示58篇次。广东财税政策研究工作室集聚厅内40余名业务骨干,通过“订单式”研究任务发布、“双向式”研究小组成员选择等方式为工作室成员“定任务”、“出题目”、“压担子”,累计参与23项专题政策研究或专项工作,一批研究成果获得省领导批示表扬,部分对策建议已经转化为政策文件。
(四)搭建平台,选准用好新时代好干部人才。干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质上都是用人问题。各地以一库两池一室为重要实践锻炼平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改革发展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提高人才能力,培养选拔干部。如北京建好用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库,2020年推荐优秀科级干部人才10名、处级干部人才7名。浙江人才库为财政系统和党委政府培养了一批高素质财经干部,2020年全省有24名财政人才库成员得到提拔晋升。宁波人才库多名干部因工作表现突出,2020年度被评为浙江省财政系统先进个人、宁波市“六争攻坚”好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
三、加强培训教育,打造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高素质财政人才队伍
好干部是选拔出来的,也是培育和管理出来的。各地对标对表新阶段新要求,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优化整合系统资源,加强干部培训教育,着力使广大财政干部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努力以人才队伍高素质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高质量。
(一)大力推进网络培训平台建设。加强人才教育培训,必须优化资源配置。各地适应疫情下的新形势新需要,整合系统培训资源,突出网络教育培训重点,大力建设网络培训载体。如内蒙古按照《2014-2017年全国财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设“内蒙古财政干部教育网络平台”,每年投放一定量的新课程供全区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截至目前平台课程已达1288门,全区财政系统注册人数达到9000余人。黑龙江建立了网络学院、财政学习园地、经济观察活页、荐学平台等“四位一体”的自主选学网络平台。广东开发上线“财学”平台,覆盖省直预算单位和全省财政干部共2.3万人,实现线上线下全管理、直播录播全功能、讲学考练全流程,先后上线2500多门课程,举办各类培训91次,直播120多次,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上线当了5次主播。云南开展线上“云”培训,运用“互联网+”新模式,建立“云财微课堂”网络学习平台等,分享各类优质培训资源。
(二)广泛利用外部优质培训资源。系统深度培养培育财政干部人才,应当注重依靠和调动各方培训力量,促进高质量培训资源向财政人才队伍集聚。如天津依托中国人民大学“汇贤学堂”直播平台,组织在线学习“战疫体制与经济系统变化趋势”等讲座13期。山西以每年200人左右规模,重点在浙江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全省财政系统干部和省直单位财务处长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湖北与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中南财政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院校合作,举办各类政治理论和财政业务类培训,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中选择部分师资和课程开展日常教学,进一步提升培训层次和效果。广西建立与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具备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的合作机制,先后在广西区委党校、百色干部学院、浙江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举办多期培训班。四川依托上海财大、浙江大学、西南财大、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等重点院校,发挥其在智力储备、理论研究、学术积累方面的独特优势,全面提升本省财政系统干部专业水平。陕西与西北大学共建的陕西省财政研究院运行良好,成为引导高校服务财政工作的“抓手”和全省财政人才“培训输送基地”。
(三)持续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从严从实抓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构建完善整体培训体系。各地从师资库建设和精品课程开发为抓手,持续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师资库建设方面。安徽坚持面向全国,通过综合考察授课教师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建立以财经教师、业务骨干、学者教授为主的全省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广西按照“择优入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每年遴选一批专业领域强、教学水平高、学员口碑好的优秀师资资源,组建全区财政系统教育培训师资库,累计推出各类优质师资721人次。精品课程开发方面。广西制定印发教育培训核心课程目录,共计发布核心课程165门,突出体现中央大政方针、财税改革热点难点、重大工作安排部署。广东探索与国家行政学院、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合作,定制研发各层级财政干部课程体系,探索专业化系统化培养新路径。
四、强化正向激励约束,引领财政人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担当作为
实干才能出实绩。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更加突出实践实干实效。各地围绕新发展阶段目标任务,在建设人才队伍过程中,强化实践锻炼,优化激励机制,着力引导和促使财政人才在攻坚克难中成长为真抓实干的优秀干部。
(一)推动干部人才做好能力储备。干事创业,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各地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推动提高干部人才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防范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如黑龙江加强与省委组织部联系,积极推荐财政人才参与全省重大工程、重要项目、重点课题建设,强化实践锻炼和岗位历练,努力做到凡是重大项目必有财政干部。上海瞄准党中央交办的重大改革试点和国家战略任务输送人才,安排10名优秀人才到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世界技能大赛、大型民营企业等重要平台发挥作用。宁波在疫情防控、“一体化”系统建设、集中财力办大事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专业人才。广东通过发出“英雄帖”征集“数字财政”等改革专班人选,组建25个专班,选配人员70多人,推动干部在磨练意志、强筋壮骨中成长为改革尖兵。
(二)激励引导干部人才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各地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如北京对在重大改革、重点任务、重要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及时给予表彰,对表现优异的干部优先考虑评优奖励和提拔使用,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人人皆想成才的良好环境。河北印发实施《中共河北省财政厅党组关于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鼓励干部人才干事创业。辽宁、山东、安徽、重庆等省市对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的干部人才开展表彰,推荐先进处室参评全国先进集体,推荐优秀干部参评省级、国家级个人荣誉,发挥荣誉表彰的正向引导作用。
( 来源:财政部人事教育司 )